唐山拼团购房61群(61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56人申请入群

2017年买房谨防的六大误区!

发布时间: 2017-01-17 15:23:10

来源: 洛阳网

分类: 业界访谈

990次浏览


    进入2017年,买房依然是个热门的话题,部分城市的房价依然高涨。随着调控的不断加码,中国楼市也趋于平稳。在次,告诫广大购房者,2017年买房,千万别进入这六大误区。

  误区一、买房要一步到位

  所谓的一步到位,是指两个方面,一是一定要买一套大房子;二是只买住宅,不会通过商住过渡。

  如果一开始就要买一套大房子,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。大房子,意味着更高的总房款,更多的房贷。普通购房者在买房是,切不可追求大,关键还是要量力而买。


  在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,由于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要连缴5年才能获得购房资格,所有很多人都卯足了劲要等5年之后才买房。殊不知5年的时间,房价可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还不如开始买套商住过渡,等有了购买住宅的资格才出售出去,还能小赚一笔。

  误区二:攒够钱才买


  有些人觉得,贷款买房,钱都给银行还本付息了,还不如攒够钱再买,能省不少利息。持这种想法的朋友,请先搞清楚,你的收入增长是否赶得上房价上涨的速度?如果赶不上,就趁早放弃这种想法。


  实际上,就目前来看,借银行的钱来买房,还是非常划算的。目前我们的国家的信贷成本比较低,经过多次降息,贷款利率一是历史最低。再加上通货膨胀以及未来房价依然看涨等因素,贷款买房并不吃亏。

  误区三:买涨不买跌

  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,尤其是对房地产市场走向不明,往往会人云亦云,于是就产生了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。


  其实,当唐山房价上涨的时候,大家如果疯抢着去购买,以期望到房价高点之后抛售出去,获得盈利,岂不知,到时能否卖出去还是个问题,尤其是一些刚开发的,不成熟的楼盘,千万不要跟风去买。否则,真有可能砸在手里。

  误区四:有钱就提前还贷

  很多房贷者手头资金宽裕了,就想提前还贷,认为还款越早,房贷越少越好,总之是给银行打工支付利息,太不划算了。



  其实,提前还贷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,加入当时申请贷款的时候利率打了8折,或者20年的房贷已经还了10年,那么像这些情况根本没有必要提前还贷。

  误区五:只买便宜不买贵的

  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,买房子还是追求性价比,所以往往会选价格相对便宜的。而实际上,便宜的房子一般都远离市中心,虽然价格低点,但是入住之后就会发现,现在的交通越来越拥堵,每天上下班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会很多。


  所以,买房的时候不能只看便宜,还要根据自己的工作、生活乃至与孩子的教育综合来考量。目前来看,工作机会、教育资源依然集中在市中心,所以要评估好房子与工作单位、学校之间的距离,因为时间很宝贵。

  误区六:继承、赠予过户最省钱

  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乃至00后踏入社会,他们也面临买房的问题。由于父辈的积累,很多家庭可能已经有了房子。很多人就会想,既然家里有房子,直接继承或赠与就行了,肯定比买卖划算。

  有人做过这样的测算,以一套面积为90平米,市值300万的普通住房为例。

  赠与:评估费+公证费(2%)+契税(3%),前前后后竟要花费16万元!这里面还不包括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。因为父母的住房一般都住满5年以上,可以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。如果是非近亲属之间的赠与,费用会更高。



  继承:一般来说,子女都是父母资产的法定继承人,可以免缴3%的契税,但是需要缴纳2%的继承权公证费,以及评估费。这样虽然比直接赠予的方式省了9万,但依然需要7万多。但是,继承需要在房产权利人去世之后才能申办,而且如果是多个子女,还要涉及到继承份额的确定,实际操作远比想象的要麻烦。


  买卖:80元登记费+3万元契税(1%)+3000元评估费(0.1%)+230元交易费,总计33835元。


  案例中,3种不同的方式所产生的费用:

  房产买卖:33835元

  房产赠与:161600元

  房产继承:71600元

  真是不比不知道,一比吓一跳啊!

  以上就是2017年买房可能会遇到的六大误区。想要在一二线城市买房的朋友,尤其是资金不充裕的,可以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购房,不要等到攒够钱再买,因为等你认为攒够了钱,房价早已不是之前的房价了。

责任编辑: longxiangyan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